2022中国黄山书会“喜迎二十大”主题馆的浓浓中国红。
阿来、柳建伟、艾伟、沈石溪、鞠萍等名家来了,提问、签名、合影,读者可以和他们面对面交流。不只是阅读,读者还能在现场观看非遗技艺、领略古籍修复、赏鉴书法精品……
8月26日—28日,以“皖美新阅读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2022中国黄山书会在安徽合肥主展场、六安分展场和3个线上分会场、170家线下分会场同步举办。来自全国的500多家出版单位参展,展销的20多万种图书把展场变成了书的海洋。本届黄山书会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合肥市人民政府、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出版集团承办。
主题图书引领时代新风
黄山书会已举办17届,如今已成自身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书业盛会。
26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位于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展场,满眼喜庆的中国红迎面扑来。在“喜迎二十大”主题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党的青年工作》《走向振兴的中国村庄》《觉醒与超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等重点主题图书摆在突出位置。来自合肥技师学院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这里翻阅图书,原来她是带着学习任务来的。“去别处,感觉目标有些分散,不太好找,来这里,感觉针对性强。”她说,最近学校计划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喜迎二十大主题出版”板块及安徽出版的重点出版物为学校开展相关主题阅读活动提供了很好的书目参考指导。
记者了解到,“喜迎二十大”主题馆重点展示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著作,展示中宣部出版局“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图书,展示安徽出版的重点主题出版物。书会期间,安徽全省线上线下各分会场还开展了“喜迎二十大”主题出版物联展。
此外,本届书会重要活动之一“做优主题出版 推动全民阅读”主题论坛在书会现场举办,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学习出版社等主题出版大社代表出席论坛,交流心得体会,促进主题出版健康发展。
文字间感受浓厚徽风皖韵
地方性书展如何办出特色?关键还是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记者在安徽文化经典展示馆看到,《安徽通史》《徽学文库》等多种展现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大部头书籍摆在展位突出位置,且其中不少是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展现了浓厚的徽风皖韵。
记者了解到,这是黄山书会首次在主展场设置安徽文化经典展示馆,组织开展安徽古籍出版成果、安徽出版的文化经典作品、书写安徽的优秀作品、安徽文化走出去成果等多项文化成果展示活动。“今年体现徽风皖韵主题的图书更加丰富,受到读者赞誉。”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姚巍介绍,书展期间,该社举办的《宣纸之美》分享会气氛踊跃。他说,这些图书紧紧围绕今年书会“皖美新阅读 喜迎二十大”主题,是贯彻落实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提出的“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保护利用,提升安徽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指示精神的体现。
在安徽出版馆,记者了解到,安徽出版集团组织13家所属单位带来1000余种“压箱底”好书。其中,有安徽出版史上第一本书《我的小麦是怎样丰产的》,有《傅雷译文集》等影响广泛的作品,也有《觉醒年代》《大别山上》等主题出版力作,还有《朱子全书》《昆曲艺术大典》等重大传世出版工程作品。
线上直播成书展重要引流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书。“你们知道苍耳是什么吗?是不是没有见过?妈妈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就有这种‘小东西’。”合肥市一所小学六年级的陈姓老师拿着《种子去哪里》正和两个孩子聚精会神地交流着。陈老师介绍说,她带了4个孩子来书展看书,除了自家的两个孩子,还带了侄子、侄女。与记者交谈中,陈老师又偶遇自己的学生由妈妈带着来展场看书。陈老师说她每年都来参加黄山书会,她日常很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平常会带学生去图书馆这样的地方,但是来书展的一大好处是能看到一些新近出版的图书。
两年多来,受疫情防控和书业渠道变革的影响,直播带货正在成为书展的一种“标配”,本届黄山书会也是如此。记者走进直播馆发现,少儿图书的直播带货依然是书展上最大的“主角”。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信童书、乐乐趣童书、青豆书坊等多家少儿出版单位、民营机构都在热火朝天地直播。“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书展上的直播带货,比去年天府书展的效果还要好。”中信童书用户运营中心高级总监张颖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