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全民阅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八旬老教师21年创作诗词两万余首

2019-09-25   来源: 颍州晚报   作者: 任刚 戴文学
【字体:

1569381950240049334.jpg  

         核心提示

  “旭日腾空惊壮魂,戳穿纸虎定乾坤。一星两弹功勋赞,揽月九天奇志存。”这是年过八旬的老教师金文正最近创作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诗词中的一首。退休后,除了照顾老伴,他的精力都放在诗词上,至今已创作2万余首。昨日,记者来到阜阳一中老校区家属院,拜访了这位爱写诗的老人。

  读书写诗

  退休生活简单

  走进金老的家,简陋的房间、陈旧的书柜、满眼的书籍,从《说文解字注》《中华大字典》等工具书,到《全宋词简编》《历代诗典》等典籍,满堂书籍整齐排列,让记者第一时间想起了名篇《陋室铭》。

  卧室里,已瘫痪十多年的老伴王文玲躺在床上,手捧一本《镜花缘》,借助放大镜阅读。“2002年起就卧床了,她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金老说,自从老伴生病后,自己就每天写写诗词,陪老伴读读书,生活简单从容。

  金老将退休后所写诗词,分类存在电脑文档里,“退休前没想到保存,那时也没有电脑,仅找到88首。”记者注意到,在每段诗词后面都有排小字备注,写明截至当天完成的诗词数量。

  家风传承

  曾经是位学霸

  金文正出生于颍东区口孜镇,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在他的记忆中,因经常发洪水,全家还逃过荒要过饭。

  让金文正感激的是,虽然生活困难,父亲却从未放松过对孩子的要求。在父亲督促下,他从小便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对这些书籍中的内容,他现在还能张口就来。

  小学毕业后,金文正考上了阜阳第一初级中学(现在的阜阳三中)。1955年,他初中毕业,考入阜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现在的阜阳一中)读高中。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古文诗词上,一有空闲就往学校的图书馆跑。参加高考时,他自我感觉不错,填志愿时打算选择北大图书馆系。

  “得知我的想法后,班主任就找到我说,北大图书馆系今年在安徽省就一个名额,你就恁有把握能考上?”金文正说,在班主任参谋下,他最终选择了“北师大中文系”。

  那一年,北师大中文系在全省就招录4个,金文正成功被录取,成为当年阜阳地区唯一被录取的考生。

  留京教学

  难忘那段生活

  1958年8月底,金文正离开阜阳,转道蚌埠坐火车到了北京,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金文正清楚地记得,老北京的火车站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远。他一下火车,便被热情的北师大接待人员接上车,送到校园。

  第一次出阜阳即来到首都,眼前的一切都让金文正感觉新鲜,“招待会上的香蕉啊、芒果啊、菠萝啊,那时候别说吃,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学校、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高校生活很快过去。大学毕业后,金文正被分配到北京市地安门中学当语文教师。1970年,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金文正申请回到家乡,到阜阳一中教学,直到1998年退休。

  在北京教学时,金文正就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上课提前5分钟到教室,将一首古诗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阅读背诵。这个好习惯被延续下来,在培养孩子对经典兴趣的同时,他对传统经典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写诗入迷

  感恩党和国家

  1998年退休后,金文正把创作诗词作为晚年爱好。刚开始,他对诗词格律的把握还有些生涩,通过与诗友交流、研读经典,渐渐把握住其中的一些关键。“在我看来,想写出好诗不容易,写出符合规格的诗词不算太难。”金文正说,写诗词关键在于三点:多读、多写、多练。

  老伴王文玲是原颍州区工商局的干部,和金文正同一年退休。因为喜爱阅读,她成了金老创作诗词的第一位读者。每当金老有了新的作品,总要与老伴共同研读、推敲,直到满意为止。

  2002年,因患脊髓萎缩症,王文玲瘫痪在床。在照顾老伴的同时,金老继续对诗词的热爱,把书柜、书桌搬进卧室,一边照顾老伴,一边创作诗词。

  2009年,在诗友支持下,金老将所写诗词归纳整理,2000余首格律诗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书。截至如今,金老已创作诗词2万余首。

  金老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就是因为有了党,有了新中国,自己才有了读大学、当教师的机会。对党的感恩,自己永远也说不完。“中华崛起令欢心,朗诵声声贵万金。悦耳铿锵飞韵远,神州处处有知音。朗诵惊人赞美篇,殷勤奉献忆当年。讴歌时代抒慷慨,无愧登楼效昔贤……”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金老的创作灵感泉涌,写出一系列庆祝诗词。(任刚 戴文学)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