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阜南县会龙镇刘庙村刘奎图书室内,五六位村民或坐或站,全神贯注地听刘奎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对广大农民的诚挚问候。
这间图书室,是刘奎用自家的小卖部改造而成的。
今年78岁的刘奎是一名乡村医生,近年来村卫生室人员配备增加,刘奎看诊负担小了很多。这位1967年入党的老党员却闲不住,他经常到镇图书馆看书读报,了解最新政策,回来和老乡们讲一讲。
2017年初,发现乡邻对宣讲很感兴趣,刘奎决定把自家的小卖部改成图书室,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书读报。想法得到了镇村支持,不到一个星期,图书室改造完成,刘奎自筹和镇村捐助的300余本各类书籍、期刊和报纸,出现在这间民间图书室里。
早早起床,到图书室打扫好卫生,将传统名著、农业生产、理论知识读本和当地政策汇编等分类摆放;翻开当天最新的报纸,查看要闻,列好提纲,等待为大家宣讲……有了图书室,刘奎细致管理,并坚持读报看书,从党章党规到《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江淮杂志,已累计记下心得体会、时政看法、经典摘录等读书笔记2万多字。
看到刘奎忙碌,不少亲朋劝说:快八十岁的人了,别给自己找操心事了。听到这些,刘奎总会以自身经历回应:“早些年家境贫困,是党和政府帮助我渡过了难关,还送我到卫校读书,这才有了现在儿孙满堂、衣食无忧的生活。”
“党的恩情,没齿难忘。”刘奎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发挥余热,带头学习,办好图书室,既是服务乡邻,也是报答党的恩情。
刘奎的坚持,让小小的图书室人气满满,从三五人到十几人,如今图书室几乎每天都有村民过来,这里也成为十里八村村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
“以前农闲时,不是坐在一起打牌就是传闲话。现在只要有空,就去刘奎图书室看看书,了解最新的政策,学习种养殖知识,感觉很充实,也更有干劲了。”村民刘凤俊说。
看到图书室很受欢迎,镇村干部加大了帮扶指导力度,经常带去最新理论书籍和报刊杂志,还有热心村民主动捐出家里的种养殖类和文学类的书籍。
大家的支持,让刘奎深受鼓舞。“我弄这个图书室,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要向党报恩,给大家送理念和政策。”刘奎说,看到村民都愿意看书读报,他由衷地感到高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会一直办下去。”
“有50多年党龄,在古稀暮年不断加强学习,发挥余热带领村民一起学,还当起义务宣讲员,传递党和政府声音,这体现了刘奎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会龙镇党委书记刘金堂说,借助图书室播种文化,接地气、聚民意,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培树了乡风文明。(徐风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