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桐城市新渡镇文化站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该镇土桥村“农家书屋”挑选旧书下架,打捆流转到别村书屋。
该镇20个村,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全镇“农家书屋”共藏书5万册。当初农家书屋的建立的确使得农民看书更为方便,但就一个村而言,图书量还是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农民的读书需求。时间一长,农家书屋藏书旧、藏书少、更新难的问题便开始显现出来。
如果每个农家书屋的藏书不交流,再新的书也会慢慢变成旧书,本村村民不愿看,其他村却又看不到,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实行图书交流,让书有序流转,就可以把“死书”变“活”;让农家书屋中“血液”流动起来;让农家书屋这株“民生工程”老树焕发生机。
为了让农家书屋真正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该镇文化站建立农家书屋图书流转机制,村与村农家书屋图书每半年进行调换、流转,保证农民群众随时有新书阅读,确保资源共享。
农民喜爱的是贴近实际、现学现用、容易读懂的书册,要多为农民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优秀出版物。该镇文化站还适当调整图书配置比例,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科技、养殖、种植类图书,引导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培育更多的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潘炎威 孙传银)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