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跑马泉镇什字坪村的农家书屋内,暖气烧得正旺。摆在农家书屋中间的长方形桌子边上已经坐了不少人,读书看报,各取所需。安静的屋内只有翻书时细微的“沙沙”声。
农家书屋成了群众致富“黄金屋”,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受农民朋友们的喜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农家书屋也出现图书的不对路、书屋开放不固定、群众读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办好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在冬闲时节更“温暖”。
办好农家书屋,必须要姓“农”,才会焕发巨大生机。任何的服务项目,都要关注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变化而调整创新。因此,农家书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地开展服务,积极扩充农家书屋种养殖类、家电维修类、文化艺术类等书籍,有效地把种植、养殖、科技等知识送到了农民家门口,为农民朋友真正解决生产、生活里的问题,体现应有的实用价值。通过“农家书屋”,让广大农民和贫困群体在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致富信息的同时丰富了业余生活、提升了文化素质,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思想精神基础。
农家书屋的管理要选对人,只有热爱书屋的人,才会把书屋管理地井井有条。农家书屋的硬件设施再好,没有合适的人来管理,也是一个空摆设。管理不好的书屋,也不为鲜见,要么丢书严重、要么经常锁门、要么环境糟糕……因此,当前主要由村干部兼职管理的模式,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要进行改变,不妨选择那些爱好书籍的老年人、志愿者来担任管理者。
办好农家书屋,党员干部要带头读书。白天忙工作、夜晚忙学习,结合学到的内容,对本村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计。在读书中形成良好的修养,在读书中找到信念和方向,同时也会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当前,要引导群众利用冬闲时节来这里看书、下棋、交流发展经验,有了浓郁的学习氛围,群众发家致富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办好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乡村的精神产品供给,也有利于把现代文明传输到地头田间,让其成为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