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全民阅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青少年该读什么样的“文史哲”

2020-01-17   来源: 人民网-读书频道
【字体:

  在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举办了“进击的文史哲,少年们的新知”分享会,青年学者李天飞、史宁、耿朔、林欣浩四位年轻的作者,跳脱了传统的古板说教方式,用贴近当下少年们的话语写作,为他们传授新知。

  读史使人明智,哲思让人深刻,文学滋养人生。一个孩子从童年走向少年,“文史哲”类的知识性读物须臾不可或缺。李天飞在“为孩子解读四大名著”之后,又进阶到新的高度,为孩子解读书法、古画等传统文化;史宁深耕于文学名著的解读,致力于引领孩子真正读懂、读透大部头经典,与其他几位学者共著《经典名著这样读》;耿朔的《看国宝,学历史》从一件件国宝中窥见宏大的中国历史;林欣浩则另辟蹊径,试图用最“潮”的方式为青少年弥补哲学的空白,即将出版《少年读哲学》。

  文学这样读:做个高级的“哈姆雷特”

  当今的语文教育,给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阶段,是大量阅读名著最好也是最关键的时间段,但很多这个年纪的孩子乃至他们的家长时常有这样的困惑:大部头的名著认真读完已经很不容易,怎么才能快速读懂、读透呢?这就需要“引路人”——让一群会读书的人教给青少年如何读名著。

  青年学者、“为孩子解读四大名著”系列作者李天飞谈到,读书要动脑子,要多求甚解。因此,他精心为青少年撰写四大名著的解读文本时,就以问题为纲,提炼出青少年在阅读四大名著过程中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以浅显、接地气的语言,深究四大名著的文学魅力及背后丰富的蕴含。

  历史这样讲:以“匠人精神”普及历史

  到了青少年阶段,在文学作品之外,会涉猎更多的历史类读物。

  谈到即将出版的新作《看国宝,学历史》,该书作者、青年学者、中央美术学院优秀美术教师、《国家宝藏》“国宝守护人”耿朔坦言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他认为,讲中国的历史就是在讲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写历史,更要以敬畏之心认真对待。

  哲学这样写:用不严肃的语言,写严谨的书

  文史哲密不可分,但相对而言,哲学类的书籍品类少、撰写难度大。即将出版《少年读哲学》,为青少年填补哲学读物空白的青年学者林欣浩表示:“其实人们对‘哲学’这个门类多多少少有些误解,都把它想得太高大上。实际上,和我们每个人关系最大的就是哲学。哲学会影响到我们三观的树立,它也能解决你怎么成为你自己等等这些问题。青少年读哲学无疑会变得更智慧、更聪明。”

  谈到这本书的写法,林欣浩说,他会打破常规,突破现有哲学读物的一般写法,找到一种最适合青少年的口味的途径,将中西方哲学的精髓巧妙地融 合,让零基础的读者都能读懂并爱上哲学。 (责编:杜佳妮 丁涛)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