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全民阅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黄山书会颁奖|十佳阅读推广空间

2022-09-08   来源:  黄山书会
【字体:

1668674427330008654.jpg


十佳阅读推广空间


01



1668674458304059887.jpeg


  合肥市瑶海区拾光书屋城市阅读空间位于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场馆利用原有机械厂房改造,以全新时空穿梭为主题,构建为阅读区、自习区、活动区等各区域,藏书3万余册。

  场馆实行“图书馆+书店”的模式,是集看书、借书、购书“三位一体”的城市书屋,具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和特色服务功能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多元化的服务。


02

 

1668674489429007664.jpg


  阜阳市席殊书屋位于阜阳市城区主干道颍州中路,是安徽省版权保护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书刊发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分为公共阅读区,儿童阅读和儿童活动区,店内专设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人民文学、广西师大等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柜。藏书4万余册,其中电子书约2万册。书屋定点提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备有桌椅板凳,免费提供茶水,给环卫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等较为完善的“爱心驿站”,成为阜阳市第二个图书馆。


03

 

1668674520513025649.jpg


  淮南市祁集镇图书馆是全市第一座公益性农民图书馆。馆内藏书3000册,涵盖文学类、科技类、少儿类等多种类型图书。所有书籍均来自淮南市新华书店、淮南市作协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


04

 
1668674543173083283.jpg


  六安“皖西作家书屋”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镇明清老街,藏书10000册以上,主要为皖西籍作家著作和六安文史类书籍。书屋自开放以来,已举办过研讨会、改稿会、年度编辑会、编纂工作会等活动;双休和节假日全天免费开放,受惠人群广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品位,获得阅读能力、思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05

 

1668674571697032310.jpg


  马鞍山麦书阁共享书吧位于中钢集团马鞍山老矿院内,藏书3.5万余册,开馆以来共举办300余次惠民公益大讲堂,内容涵盖亲子教育、科创教育、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全民健康等。该楼现取名为中钢矿院“麦书阁”,麦书阁不卖书,麦香很香,希望书香比麦香更香!


06

 

1668674605569046382.jpg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为芜湖市图书馆分馆。坐落在芜湖市风景秀丽的镜湖之畔烟雨墩岛上,是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内设有阿英、洪镕、王莹三位芜湖文化名人的藏书陈列室和公益性展厅、阅览室等。藏馆每年举办“书香伴我行”、“阅•芜湖”、“江淮读书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展示芜湖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07

 

1668674636488018314.jpg


  铜陵市百大阅读点是包括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综合体。2018年成为图书馆中心馆分馆,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阅读点内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培训、阅读阅览等区域。自建成以来,经常联合市图书馆、文化馆、百大购物中心开展读书沙龙、朗诵活动、公益文化培训、讲座、小型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08

 
1668674666150026198.jpg


  祁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书屋是祁门县退役军人系统首家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做的书屋。建于2018年,坐落在祁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以“红色书籍”为主,涵盖军事、文学、艺术、科学、历史、政治、资讯、财经、社会农技等多品种图书300余册,是一个以书屋为核心,以“书屋+活动室+荣誉室”等内容为一体的现代复合型文化空间。


09

 

1668674697531087460.jpg


  安徽省委党校悦读空间位于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陈列有图书8000余册,报刊60多种,配有各类书架、会议桌、沙发、书画桌等,是一个集阅读、学术会议、交流、研讨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自建成以来,“悦读空间”积极开展新书推荐、图书漂流、读书沙龙、学术论坛、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获得安徽省和安徽省直机关“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


10

  

 1668674713835090381.jpg


  安徽大学图书馆 “红色阅读空间”,包括报告厅、红色文献阅读专区、王明方书屋三个部分,特藏党史党建类、革命战争文学、伟人传记、扶贫攻坚、抗疫精神等书籍,并设专职推广人员、组建志愿服务团队。成功开展了红色文化研讨、红色主题系列讲座、党建专题展览、阅读推介等活动,为师生提供红色经典文献阅读及学习交流场所,打造思政教育第二课堂。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