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育人,最是书香能兴校。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各中小学校持续举行读书系列活动,用书香帮助师生进德修业、阅历人生、濡养心性、滋养灵魂,以此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书生少年翩翩来
“今天我们来阅读《一年级,我准备好了!》这本绘本吧”。借助幻灯片,阜阳市文峰小学一(6)班语文教师亓颍为学生们开启了又一次的绘本之旅。
崭新的角色、生疏的环境、陌生的伙伴……为了缓解一年级新生焦虑的情绪,帮助学生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亓颍精心挑选了一些新生入学绘本系列故事,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据悉,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各中小学校持续举行读书系列活动,以此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在阜纺小学,记者发现,楼梯和走廊上张贴着读书标语;学校的图书漂流站中定期更换图书,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读书需求;班级的图书角中,学生们不仅积极分享着好书,也分享着读书的乐趣。课本情景剧、东坡诗配画、文学沙龙、经典诵读、东坡小剧场和竹林书院讲座等阅读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无论是学生专场、教师专场,还是师生同台,师生们都用诗书画和教学交流研讨的方式,把读书成果展示得淋漓尽致。一张张好书分享卡,一份份阅读思维导图,一套套亲子共读照片、书签,一本本优秀的读书笔记、教师阅读手册,都在用无声的语言记录着师生的成长,彰显了该校读书活动的扎实有效、深入广泛。
阅读存折
“我这个月读了两本书积了30分,你呢”“我看了三本,还制作了读书卡呢,老师给我积了75分”……阜阳市清河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阅读进展情况。教师李丹青给每个学生发一本阅读存折,让学生们把阅读的时间、书名进行登记,班级还会评选阅读博士、阅读硕士、最快进步奖、阅读周冠军、阅读月冠军等。“现在学生们的读书热情高涨了10倍,经常有家长说,孩子再也不吵着要玩手机了,热情都转到了看书上。”李丹青介绍道。
在刘锜小学三(5)班,记者发现师生们都在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原来这是该班师生每天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从一年级开始,班主任张得升便坚持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30分钟的习惯,不仅如此,他还组织学生为农村边远学校捐书,“我们希望能和更多的小伙伴们分享阅读的快乐,让他们也能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屹立于强国之林,就要靠你们博览群书、全面发展”。阜阳市红旗中学语文教师蔡大囡经常在班级内组织好书分享活动,为了最大化让学生自主阅读,从而实现深度写作,培育阅读与写作“双核一体”的语文核心素养,她要求学生随时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如好词好句、精彩片段、悟出的道理等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
“宁可把书翻烂,也不能把书放烂”。这是阜阳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葛超送给师生们的一句话,邀请作家到校举办写作讲座,并指导活动开展。召开朗读者活动,师生全科参与。课堂教学中用好课前3~5分钟,以“课前故事会”“书中人物我来评”等方式进行读书分享,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推动了优秀书籍在学生当中的普及,让更多学生爱上读好书。
在近两年的校园大阅读活动中,阜阳十五中成绩显著,师生阅读数量之多、所读之书层次之高、效果之好成了颍州区校园阅读活动开展的典范。七(5)班学生王睿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每次出门旅游或买小礼物时,儿子什么都不要,只要书,他真正喜欢上了读书。
“读书小报”“手绘简本”“读者剧场”表演、“名著阅读分享会”……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弥补乡村家庭课外阅读量的不足,阜阳市程集镇王湾小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和展示活动。该校一直有着“赠书”的传统,校长给教师赠书,党团员教师给留守儿童赠书,学校以书架桥,传递浓浓温情;师生共沐书香,引领悦读风尚。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阜阳市莲池小学举行的“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中,吟诵社团和教师们联袂表演的《爱莲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花之君子莲花在师生的演绎之下越发“出淤泥而不染”,清新脱俗,学生们饱含深情的朗诵,也让在场的师生们充分体悟到古诗的情韵之美。
北城小学则秉承百年“聚星精神”,在聚星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大领域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将“大阅读”活动纳入学校“新六艺”课程中实施。“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每天必做的事”。颍州区各中小学校把快乐阅读和学生们的成长相结合,致力于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成就精彩人生。
集体阅读
书卷教师随处有
据了解,阜阳市红旗中学从2018年至今,连续四年举办了“做书卷气教师,创书香型校园”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旨在以书籍为媒介,以教学研讨为载体,扩大教师阅读和分享的辐射范围,以教师阅读引领学生阅读,以阅读反哺教学。
领导首席阅读、骨干教师专业阅读、青年教师提升阅读、新教师赋能阅读……阜阳市东清小学多次举办青年教师读书小组、邀请教育专家授课、云上阅读等主题活动。“课堂教学中究竟是要关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名师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在学校的教师阅读群中,教师们交流各自的观点、想法,分享阅读的收获。“有针对性的教学专著阅读让老师们能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严格反思,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校长齐卓然说。
阜阳市三十里铺中心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开展阅读教学,不定期开展教师读书交流分享活动,以书籍陶冶性情,以书籍涵养气质,以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将书香校园融入教学之中,为学校打造一支乐读、乐教,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应该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阅读。阜阳市六里小学教师们以各种方式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该校二年级学生李思萌表示,班主任康晓黎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给大家分享自己阅读儿童名著的各种心得体会,引起了她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喜爱阅读,教师必须先读起来,清河路第一小学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读教育名著,做四有教师”活动,要求教师读好三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理论,悟学生心理。教研组还以磨课、晒课、赛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阅读教研交流,寻找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模式。
阜阳市苗桥小学最为人称道的读书环境是2016年9月投入使用的、内有5.94万册藏书的开放式图书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占地面积50平方米,教师阅览室占地面积40平方米,开放式书吧全天候开放,师生可于课间、课余时间进入阅览室自由阅读。学生阅读区的书目类别有绘本类、社科类、文学类、历史类等;教师阅读区放置着教育教学书籍、经典文学书籍、社科历史书籍等,极大地满足了师生阅读需求。
苗桥小学
阅览室
结合“校园大阅读”活动,北城小学教师刘菊开展“晒晒我们家的小书柜”活动,促使家长为孩子打造适合读书的空间;龙腾希望小学教师赵丽梅把对学生的阅读情况点评呈现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评价表中,激励学生向书而行;景区中心校的“每日书香满屋”活动丰富了亲子阅读内容……通过几年的努力,颍州区各中小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均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广大中小学生把读书视为终身发展的自觉需要,养成了热爱读书、坚持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们也把读书视为专业提升的需要。
北城小学学生的书柜
家有图书角
书香校园处处在
“创建书香校园、打造一流教育”是颍州区教育系统一以贯之并践行的教育目标,全区各中小学校把提升阅读能力、建设书香校园、培育品格学生、塑造品味教师,作为打造优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行校园大阅读活动。
近日,在安徽省第五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颍州区依托“大阅读”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全区师生广泛参与“致敬百年风华,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征文、“讴歌百年辉煌历程”文艺短视频等活动。在连续取得第三届、第四届优秀组织奖的基础上,颍州区教育局再获优秀组织奖。获奖人次占阜阳市获奖人数的32.49%,其中苗桥小学、景区中心学校成绩突出,获安徽省第五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示范校奖(全省共六所)。
近年来,颍州区教育局在推行“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确立“阅读即教育”的指导思想,印发了《“校园大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有效地开展校园大阅读活动,爱阅读、深阅读、善表达是教育改革对阅读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推进校园大阅读是各学校、教师和家长责无旁贷的事,让“有效阅读”成为中小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也成了全体家长共识。
为促进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氛围,颍州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开展“大阅读”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大阅读”校本教材编审研讨、经典诵读写大赛、图书漂流、“大阅读”成果分享、整本书阅读分享、阅读优秀案例评选、阅读指导课微课评选、各类读书创作和悦读宝贝、书香少年、书香班级、阅读示范校评选及表彰等“大阅读”系列活动。
颍州区教育局还根据“校园大阅读”总体推进思路,逐步推出相应的执行方案,调动家庭参与到阅读教育中来,组织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员参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多维度营造家校互动抓手。
据了解,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颍州区各中小学校已将“学校领进”扩展到“家庭促进”,再到“社会共进”,将书香建设由点及面,整体优化、全面推进。下一步,颍州区教育局将继续推进“大阅读”活动,由单一学科向纵深和全学科多维发展,推动英语大阅读、科学大阅读活动,着手编写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大阅读”教材、开发有学校特色的“大阅读”课题研究,努力建设成有学校特色的“大阅读”课程体系。此外,继续将阅读从基础教学层面提升至多元教育层面,鼓励教师探索学科阅读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自觉,以“师生、家长同参与,学科门类全覆盖”为切入点,以阅读为媒介、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积极打造“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