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全民阅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走过四十年

2025-07-02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牛伟坤,方非
【字体:

6月30日,“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展。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古籍善本、民国文献、少数民族珍贵文献等各类文献近20万种、8000余万拍。

缩微,就是用缩微照相的方式,将原始文献缩小后存储在感光材料上。1985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拉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抢救珍贵文献资源的序幕。作为一种高度安全的文献保存方式,缩微文献具备保存周期长、再现精度高等优势,理论保存寿命可达500年以上,成为中华文脉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

文献是如何成为缩微品的呢?观众在展厅里可以找到答案。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纸质文献、数字文献进行整理,然后开展缩微拍摄;再对冲洗后的缩微胶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过关的缩微品才能入库。展厅内,缩微拍摄机、缩微胶片冲洗机、缩微胶片阅读器等技术设备亮相。展览特别设置了“胶片阅览区”,观众可通过缩微设备直观感受缩微胶片的真实细节。

敦煌遗书缩微胶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贞观政要》缩微胶卷等同时展出。

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免费开放,将持续至7月31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全民阅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全民阅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全民阅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